蒙格斯智库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是由父母长辈所给,其中包含了长辈的美好期许。向来有“人如其名”的说法,这一说法是否有理呢?2017年2月发表于《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JPSP)的论文对此展开了分析,其研究者包括来自希伯来大学的Yonat Zwebner、Nir Rosenfeld;来自巴黎高等商学院的Anne-LaureSellier和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Jacob Goldenberg。论文题目是《人如其名:面孔的姓名刻板印象》(We Look Like Our Names: The Manifestation of Name Stereotypes inFacial Appearance)。
研究者通过多个实验证明人们确实是能将名字和面孔联系起来,这一种联系,即面孔-名字配对效应,是一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仍然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一效应的作用机制是人们存在着面孔依赖。不仅如此,猜测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陌生人的名字会更准确。通过聚焦这一效应起作用的方式,研究者发现人们是依赖面孔的几个特定区域——眼部和嘴部——进行判断的。更有意思的是,研究者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同名的人在眼部和嘴部具有极相似的面部特征。
研究者通过网络随机选择了121以色列学生作为被试者。这部分被试者中包含60名女性,61名男性,平均年龄为27.77岁(标准差为4.08),所有被试者均为母语人士。研究者让被试者看各种陌生人的照片,这些照片下面有多个名字的选项,其中有一个是此人的真名。
研究者所选择姓名如下图2所示:
结果表明,被试者能准确匹配出28.21%的陌生人的名字(标准误为0.93%),这一结果显著高于随机选择(20%,t(120)=8.87,p<0.001,d=0.81,95%的置信区间为[0.06,0.10])。这部分实验由于被试者是在没有得到其他信息完成的,因此说明了人们确实是可以将相貌和姓名联系起来。
为了排除文化背景的影响,研究者选择了116名法国人作为被试者重复上述实验。这部分被试者中,有73名女性,平均年龄为23岁(标准差为2.90)。
结果表明,本实验能得出和实验1一致的结果。有40.52%的被试者(标准误为1.41%)能准确匹配出名字和照片,这一结果显著高于随机选择(20%,t(115)=11.00,p<0.001,d=1.02,95%的置信区间为[0.13,0.18])。这说明,文化背景对于实验结果没有影响。也进一步说明,人们确实是可以将相貌和姓名联系起来。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验证面孔-名字配对效应依赖于面孔信息。研究者选择了110名以色列学生作为被试者。这部分被试者均未参加过上述两个实验,其中包含了54名女性,平均年龄为26.56岁(标准差为3.28),所有被试者均为母语人士。
研究者将被试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为控制组,被试者和实验1一样,被展示陌生人照片并匹配姓名。另一组为实验组,展示给被试者的照片被黑色蒙住,被试者随机选择名字之后再看到照片,并决定是否匹配。这种安排排除了先看到面孔所带来的面孔信息依赖的影响。对照试验如下图3所示:
实验结果如下图4所示,左列为控制组结果,右列为实验组结果。实验组同样重复了实验1的结果:24.97%的被试者(标准误为1.93%)正确匹配了照片和姓名,这一结果显著高于随机水平(20%,t(54)=2.57,p<0.013,d=0.36,95%的置信区间为[0.01,0.09])。而实验组结果表明,仅有20.44%的被试者(标准误为1.76%)正确匹配了照片和姓名,这一结果比起随机水平并不显著。上述实验充分说明,人们之所以能将相貌与姓名联系起来,是基于对面孔信息的依赖。
实验四
研究者为了检验不同文化背景中面孔-名字配对效应的作用,挑选了112名法国学生(其中79名女性,平均年龄为22.75岁,年龄标准差为2.74)及123名以色列学生(其中62名女性,平均年龄为25.77岁,年龄标准差为4.82)作为被试者。研究者给每个被试者展示10张法国人的照片及10张以色列人的照片,并要求他们将每张照片的姓名与面孔匹配。实验结果如下图5所示:
如上图5所示,实验结果表明,对于法国人来说,匹配法国人照片的准确率(37.95%,标准误为1.36%)显著高于匹配以色列人照片的准确率(26.68%,标准误为1.36%,t(111)=6.56,p<0.001,d=1.25,95%的置信区间为[0.08,0.15])。同样的,对于以色列人来说,匹配以色列人照片的准确率(32.90%,标准误为1.31%)显著高于匹配法国人照片的准确率(22.48%,标准误为1.23%,t(122)=6.08,p<0.001,d=1.10,95%的置信区间为[0.01,0.14])。
本实验说明,基于同一文化背景下,面孔-名字配对效应会更为显著。
研究者又进一步讨论面孔-名字配对效应中关键的面部区域是什么。研究者采用了热图的方法进行研究,该方法能够将面孔解析至像素大小,不同重要程度的区域呈现出不同颜色。热图的生成如下图6所示:
研究者从以色列大学中选择了40名学生(15名女性,平均年龄为24.68岁,年龄标准差为2.16)作为被试者。实验结果如下图7所示:
研究者利用这一技术,发现了被试者判断的依据大部分集中在照片的几个特定区域——眼部和嘴部。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者利用电脑技术,检测分析了几千张拥有同一个名字的人的面孔,发现同名的人在眼部和嘴部具有极相似的面部特征。
除了长相,其他任何可能暗示被试者的因素,比如衣服、种族、发型等都被严格控制,因此被试者们只能凭着感觉猜测。按理说,如果被试者是完全瞎猜的,那么他们的平均正确率应该是20%。然而,在多场实验下来,被试者们的平均正确率显著高于这一水平。
人们不会仅仅把名字当作一个名字,而是一个文化概念。这个概念是人们基于名字的发音、含义、其他拥有这个名字的人(包括名人)等信息形成的。当人们拥有这个概念后,就会对拥有这个名字的人形成相应的刻板印象,认为这个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容貌和性格特点。
研究者通过多个实验证明人们确实是能将名字和面孔联系起来,这一种联系,即面孔-名字配对效应,是一种不同文化背景下仍然存在的普遍现象。这一效应的作用机制是人们存在着面孔依赖。不仅如此,猜测有着相同背景的陌生人的名字会更准确。通过聚焦这一效应起作用的方式,研究者发现人们是依赖面孔的几个特定区域——眼部和嘴部——进行判断的。更有意思的是,研究者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同名的人在眼部和嘴部具有极相似的面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