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社会

朱小黄:把握风险分散效应的实际效果

朱小黄


分散化抵御风险的理论基础是通过资产间的负相关性,整体上降低风险,实现1+1<2的效果。但在实践中,分散化不一定总能真正分散风险,降低损失。因为在复杂的市场条件下,分散化可能在降低某种特定风险的同时,加剧并隐藏了其他风险。分散化也是取舍的决策问题,在具体业务选择上,在利益的吸引下,如何分散风险往往可以考验经营决策者的智慧。


风险分散应当优先于具体的风险判断,这是风险管理的重要原则。风险分散是一种战略安排,也是一种管理方向,它可以解决具体判断的局限性。“不要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最初来源于现实生活的直观实践,它的基本原理在于并不是所有的风险都将同时发生,风险分散性使得组合的风险远远低于所有单个交易的风险之和。

风险分散效应的经济学意义在学术上得到了严格的验证。研究者指出,“组合的风险,或者说意外损失,要远远小于组合中各项资产风险的平均,换句话说,整个组合的损失输出结果的变化程度要远小于组合中各项资产的损失变化程度的累加。”

然而,不论是日常生活,还是企业管理,人们的实际喜好还是希望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里有效率方面的好处,从管理动机上说就是冀求获得高于平均收益水平的超额利润。比如向单一客户发放大额贷款,就是常见的例子。这是人性的弱点,也是银行风险管理中容易进入的误区。

要克服上述弱点和误区,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就需要做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运用限额管理、流程优化、产品升级来实现强制的分散,通过管理手段的实际效果让员工看到分散效应的实际效果;另一个方面,要在技术手段上实现组合风险分散效应的量化,包括一个组合的整体风险和它的各个组成部分(子组合或单个交易、产品)之间的关联关系的量化。这样才能将整体风险限额分解为单个交易或产品的风险限额,才能在决策水平上汇集组合所有风险,并与整体风险限额进行比较。在风险分散量化工作方面,相关系数的确定是一项重要工作,确定了相关系数之后,银行才可以将单个交易的风险汇集为组合的整体风险,也可以将组合风险分配到子组合或单个交易中去。

复杂的正面判断可能会导致整体上的负面结果,因为集中风险而获取超额收益的个别冲动在具体问题上可能是合理的,但在整体上、在总效率上却是不理性的。通过分散风险,可能会压制个别的、具体的、暂时的利益,但最终会避免普遍的、整体的、长远的损失。

从上述各项论断出发,在银行实际工作中需要克服诸多不符合风险分散原理的做法,其中有些做法过去甚至还一直被奉为经典,所以经营观念的转变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如大额信贷向银团贷款的转变、行业限额的实施、贷款集中度的控制等等,都要克服许多观念和具体利益上的障碍。这些障碍不仅表现在具体的客户评价和信贷审批上,更主要表现在银行经营管理者的观念上和一些考核指标的设计上。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限额不能轻易突破、个案决策(具体项目特别是好项目)要服从集中度的底线约束等等,这些重要原则的实行常常要克服现实利益和效率追求的很大牵引。
评论